2023-11-16 16:56:41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2022年2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余缺,有利于发挥基金的规模效应,增强支撑能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从2022年1月开始,各省市社保系统就逐渐切换至全国养老保险统筹系统。
随着北京社保系统的切换完成,新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也表明全国养老保险统筹基本落实!
目前,养老保险基本处于省级统筹的阶段,也就是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养老保险是单独管理运作的,相互之间并没有打通。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就是要把全国各地区的养老保险政策统一起来,一起进行管理运作,包括缴费政策的统一和退休待遇的统一。这样,养老保险的运转会更加高效,作用进一步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都在全国统筹的范围内。因此,无论大家缴纳的哪一种养老保险,都可以享受到全国统筹后带来的福利。
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个知识误区,很多人都认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各地到手养老金一样多。
其实并不是!
根据现目前各地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主要跟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因素挂钩,所以大家的养老金并不会变成一样,公平分配意味着仍然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进行分配。
这里可能有人就会说了,既然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自己到手的养老金没什么影响,养老金为什么还要全国统筹呢?
1、养老金足额发放更有保障
有的城市经济发展好,年轻人多,老年人少,养老金缴费多,余额充足;也有的城市经济发展差,劳动力少,留守老人多,缴费收不抵支。
全国统筹将统一调度使用基金,可以减少地区间的差异,养老资源实现全国共享,合理利用,个人的养老金待遇将更加稳定和可预测。
2、异地办理事务更便捷
全国统筹将统一管理流程和平台,参保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在不同地区办理相关养老保险事务,无需繁琐的跨地区操作。
全国使用统一的养老保险系统,资料有错误,能及时更改,要办理转入转出,也能跨省直接办理。不用担心哪里交费、哪里退休、社保如何转移等问题,也不会出现社保重复缴纳的情况,换工作不再是一件麻烦事儿!
3、参保安全性更高
全国统筹有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养老保险的办理和发放更透明,监管更方便。强化监督后,社保挂靠、代缴等违法行为,也将会受到严厉打击。强化监督考核后,工作人员也必须依法合规地办理收费和养老金发放,切实地保证参保人的利益。
4、缩小地域差异参保人更为安心
全国统筹保证养老金的一致性和政策的稳定性,缩小老龄人口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参保人将更加安心,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度将提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